IAA

【4A創意獎】十年脈動:行銷傳播產業在變局中的轉型與再出發


2015–2025 報名件數與獎項結構同步演化:短影音崛起、品牌娛樂加速、永續與 AI 成新焦點

報名總體趨勢:穩定基盤下的波動曲線

自 2015 年起,【4A創意獎】的報名件數大致維持穩定,每年平均約在五、六百件上下。2015 年為 638 件,2016 年 692 件,2017 年 611 件,2018 年回升到 634 件,2019 年則落在 582 件左右。2020 年雖受疫情衝擊,但依然有 585 件,顯示產業在困境中依舊保持創意能量。

2021 年報名數來到 675 件,2022 年維持在 673 件。到了 2023 年,則明顯衝高至 796 件,成為十年來的高峰,反映疫情後的市場回暖與品牌再投資的熱潮。2024 年回落至 616 件,而 2025 年則進一步降至 508 件,減幅達 17.5%。

2025 年的下降,不是因創意枯竭,而是大環境的不安使然。川普政府推動的新一輪關稅衝擊國際供應鏈,俄烏戰爭、中東衝突等國際戰事頻仍,加上台灣本地的政治與社會氣氛緊張,都使廣告主在行銷預算上趨於保守。這些因素疊加,最終投射在報名數字上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平面類與設計類:傳統穩盤,體驗導向與數位視覺接棒

在「A.平面類」獎項中,A1.最佳平面、A2.最佳平面系列、A3.最佳平面文案 與 A4.最佳平面藝術指導,長年維持基本盤;在社群與數位內容分流下,件數雖溫和趨緩,但仍是品牌資產與調性建構的基礎。

「B.設計類」獎項的內部結構變化更明顯。B1.最佳海報 與 B4.最佳包裝 等傳統設計,近年相對收斂;2021 年新設的「B2.最佳品牌形象與識別」切合品牌治理需求,投件逐步增長;2022 年新設的「B5.最佳 AR&VR&MR 應用」,以及 B6.最佳使用者經驗 與 B7.最佳數位視覺,標誌設計工作從「靜態輸出」轉向「體驗/即時渲染」的系統性升級。

廣告影片類:短影音成新常態,長片依舊穩固

「C.影片類」獎項始終是報名主力。C3.最佳長秒數影片在 2016 年單年就收到 71 件,顯示長篇敘事的影響力與來稿厚度;2025 年此獎仍有 20 件,在短影音時代依然站得住腳。

同時間,C2.最佳短秒數影片伴隨 TikTok/Reels/Shorts 的內容生態迅速走強,C4.最佳影片系列 與 C6.最佳數位擴散影片 也體現「多平台擴散」已是影音策畫的基本條件。

品牌體驗與促動:娛樂與文化雙引擎

「D.品牌體驗與促動類」獎項,是近年的動能來源之一,D1.最佳互動、D10.最佳社群溝通 與 D11.最佳影響者行銷 長期穩步上升。

兩個時間點尤為關鍵:

● 2024 年新設的「D6.最佳品牌娛樂」首年即收 43 件,證明品牌正以「娛樂化手法」經營長期關係。

● 2025 年新設的「D12.最佳文化脈絡」首年即以 29 件,成為當年度各細項中的報名最高點,顯示「把品牌放進文化與社會語境」正在成為台灣市場的主流嘗試。

創新與永續:技術與價值的雙軌上升

「E.創新類」獎項自 2015 年後逐步形成,E1.最佳媒體創新運用、E2.最佳科技應用 與 E3.最佳數據洞察,反映出行銷專業向技術靠攏的趨勢。2024 年新設的「E4.最佳 AI 應用」,把生成式 AI 與自動化決策帶入創意與投放現場,快速成為投件焦點。

「F.永續行銷類」獎項則由 2021 年新設的「F1.最佳公益行銷」 開端,2022 年新增的「F2.最佳地方創生行銷」與 2023 年的「F3.其他永續及 SDGs 行銷」接續上場。短短三年間,永續相關獎項已由零到有,逐年擴大,反映 ESG 已深度納入品牌核心戰略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4A vs 非4A:4A廣告代理商穩定領先,非4A公司高峰後回落

觀察近十年的入圍數據,4A 廣告代理商 在「入圍公司數」與「入圍件數」上均持續領先。平均約六至七成的入圍作品來自 4A 會員公司,形成市場穩定核心。

2018 年與 2023 年,4A廣告代理商入圍件數分別達到 206 件 與 210 件,是高峰時刻;2025 年 則回落至 151 件。

非4A公司 則展現更大的波動性。2017 年入圍公司數一度攀升至 21 家,2021 年疫情後更達到 29 家、107 件作品的十年高峰,顯示獨立公司與新創團隊在特定時期的爆發力。但 2025 年僅剩 16 家、43 件,顯示在市場保守氛圍下,非4A公司的投件意願受影響更快。

整體而言,4A廣告代理商 展現穩定的持續性,而 非4A公司 則在特定年份展現亮點,帶來更多元的創意能量。這種互補關係,使【4A創意獎】不僅是會員專屬的舞台,更是全產業的共同榮耀!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新增與淘汰:獎項結構的「適者生存」

這十年,新增獎項的密度逐年提高:2021 年的「最佳公益行銷」與「最佳品牌形象與識別」,2022 年的「最佳地方創生行銷」與「最佳 AR&VR&MR 應用」,2023 年的「其他永續及 SDGs 行銷」,2024 年的「最佳品牌娛樂」與「最佳 AI 應用」,2025 年的「最佳文化脈絡」……幾乎每年都有新焦點進場。

與此同時,也有一些獎項因時代更迭而退場:「最佳手機應用程式獎」在 2020 年廢止;「最佳展示型廣告獎」、「最佳網站創意獎」、「最佳數位互動創意獎」則在 2024 年因定義重疊或參賽量偏低而廢止。新增與淘汰並行,說明【4A創意獎】 的獎項架構,正以「動態治理」回應媒體趨勢與商業市場的快速演化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從數字讀到價值:廣告是經濟推手,也是文化引擎

2015–2025 的報名曲線,一頭連著「品牌與產業景氣」,一頭連著「社會與文化現場」。

短影音的崛起、體驗與娛樂化的普及、AI 的進場、永續議題的深化,都在獎項面向留下清晰軌跡。即便 2025 年總量回落,從 「最佳品牌娛樂」首年 43 件與 「最佳文化脈絡」首年 29 件領先等細節,仍可讀到市場對「好內容 × 長關係 × 有文化的品牌」的堅定投入。

廣告的價值不僅止於創意比稿與產業榮耀,它直接帶來了「上千億的商業價值」。

更重要的是,廣告塑造了文化,影響了生活,觸動了情感。長久以來,台灣廣告不只是「推動商業成長」的幕後推手,更是「凝聚社會力量」的重要角色。從經典的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」、「允指回味樂無窮」到今日的「數位創新」與「永續行銷」,廣告持續在商業市場與社會文化上發揮影響力。

在全球動盪與技術革新的浪潮中,創意的力量比以往更顯重要。

創意廣告能讓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,也讓社會在價值碰撞的年代找到共鳴。期待更多廣告主與品牌企業,能在不確定的時代,勇於投資更多成功的廣告。因為廣告的力量,不僅能驅動市場成長,更能感動人心,凝聚文化,推動台灣行銷傳播產業持續向前。

👉 2025【4A創意獎】入圍名單:https://www.aaaa.org.tw/shortl...

👉 2025【4A創意獎】入圍作品展:https://www.aaaa.org.tw/portfo...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頒獎典禮 9/26 舉行,邀請產業共襄盛舉

自1991年舉辦以來,【4A創意獎】始終以「創意」為最高評選標準,被譽為「廣告界的專業高標」。2025「頒獎典禮」將於 9月26日(五) 台北君悅酒店凱悅廳 盛大舉行晚宴,屆時將揭曉各大獎項最終得主,為廣告界一年一度的榮耀盛會。

誠摯邀請所有入圍公司團隊盛裝出席,與全場創意人、設計團隊與品牌客戶,共同見證台灣創意的最高榮耀!

👉 主辦單位:4A 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 https://www.aaaa.org.tw/about